查看: 2625|回复: 8

(转帖)天涯上发现的神贴-『球迷一家』 [一家聚焦]世上本没有球王,黑的人多了,就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03

回帖

0

精华

一星会员

积分
10
威望
34 点
EZ币
173 个
体能
177 点
发表于 2011-7-11 15: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个人感觉老马没能加盟米兰其实是个好事,而且对双方都是好事。从场上战术角度来说,在老马的足球生涯里,无论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往往更平民化一些的球队才适合成为他的舞台让他呼风唤雨。从场下因素来说,一旦他来到圣西罗,这个牛哄哄的混世魔王与强硬的米兰骑士桌二虎必有一伤,甚至是两败俱伤。
  
  
  到了87年底,虽然此刻的古力特还没能带领米兰脱胎换骨,但其率领埃因霍温拿到荷甲冠军的成绩以及转会米兰后展示出来的个人水准都赢得了大量好评,因此古力特不仅拿到了这一年的欧洲金球,还在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夺魁,把赢得意大利联赛、杯赛双冠的老马挤到了第二名。
  
  如果与济科、普拉蒂尼、老马这些球星相比,古力特在脚法的细腻上完全是无法抗衡的,但他彪悍的身体素质,在力量、对抗性、头球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又让其更具备一种全面和万能的色彩。就我的记忆而言,除了门将和边后卫,其他的场上位置他都打过。
  
  不知是不是冥冥中的天意,这次世界足球先生的评比结果也开始改变了来年的运势。进入88年后,古力特和米兰开始爆发,而老马和那不勒斯则在米兰的步步紧追下内部出了一些事情(后面详细说),最终被逆转仅获得亚军,冬歇期时还排在第四的米兰后来居上一举夺冠。
  
  在意大利杯的半决赛里面,那不勒斯也输给了都灵,老马虽然在这个赛季拿到了意甲最佳射手,但联赛亚军、杯赛前四的成绩与上一年的双冠相比无疑不能让人满意。
  
  87-88年赛季结束后,当各界都在热炒着老马和古力特的王者对决的时候,没想到另一位荷兰人马上就要一鸣惊人。
  
  巴斯滕在刚刚过去的赛季因伤病及状态的原因整个联赛只出场11次、打入3球,在紧接着举办的88年欧洲杯上,他虽然入选但也只是约翰尼博斯曼的替补,由于后者在荷兰队的首场比赛里表现不佳,球队也0-1负于苏联,于是第二场比赛巴斯滕获得了首发机会,结果他上演了帽子戏法帮助球队3-1力克英格兰从而一战成名。
  
  最终夺冠于欧洲杯的荷兰足球在那一年获得了大丰收,除了古力特和巴斯滕,里杰卡尔德与科曼也名满天下。由于从88-89赛季开始,意甲开始允许各队拥有三名外援,里杰卡尔德也得以在欧洲杯后加盟米兰,从而开启了三剑客时代。到了88年底,欧洲金球和世界足球先生结果完全一致,巴斯滕、古力特、里杰卡尔德包揽前三。
  
  
  那不勒斯当然也不会甘心落在拥有三剑客的米兰之后,在88年的夏天,他们也吃进了第三名外援巴西的阿莱芒,从而组成了老马、卡雷卡、阿莱芒的南美三杰,准备从三剑客的米兰手中收复失地,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几乎做到了这一点,在接下来的88-89赛季他们的积分力压米兰,获得了——亚军。
  
  是的,那不勒斯只是亚军,因为此刻又有一支劲旅杀出了,国米也不甘心眼巴巴看着同城死敌独领风骚,他们引进了西德的马特乌斯和布雷默,与阿根廷前锋拉蒙迪亚斯(就是那个和老马同期的79世青赛最佳射手)组成了“三驾马车”(一年后克林斯曼到来顶替拉蒙迪亚斯,构成了正式的“西德三驾马车”),加上塞雷纳、贝尔蒂、曾加、贝尔戈米等本土悍将,最终他们在特拉帕托尼的带领下以领先那不勒斯11分的巨大优势夺冠,积分创2分制时代的意甲记录。
  
  只获得联赛第二和第三的那不勒斯以及米兰却在这个赛季的欧战中异常威武,分别拿到了联盟杯和欧冠的冠军,从而真正奠定了意甲成为当时世界第一联赛的地位。
  
  前面我谈到了82世界杯后意甲重金打造小世界杯的事,此后的意甲虽然吸纳了全世界众多的顶级球星,意甲在83-85年也连续三年都进入了欧冠决赛,但在残酷的意甲内战竞争下,各俱乐部的重点都首先放在国内联赛,因此还没能完成对欧洲的征服。
  
  随着意甲品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其商业价值高速增长,很多强队都拥有了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意大利本土球员也在每周与世界顶级球星的较量中磨砺成熟,随着88年引进第三名外籍球星的大门打开,意甲厚积薄发迎来了井喷时刻,自1989年米兰和那不勒斯赢得欧冠和联盟杯开始,直到1999年,这11个赛季里意甲赢得了4个欧冠冠军、5个欧冠亚军、8个联盟杯冠军、6个联盟杯亚军、3个优胜者杯冠军、2个优胜者杯亚军,从而以绝对优势统治着欧洲。
  
  当然,英格兰球队因海瑟尔惨案被禁赛后元气大伤也是一个让意大利如此风光的客观因素。
  
  还有一点就是那时只要一提欧战,言必称欧洲三大杯,欧冠并不是唯一的焦点,作为各国联赛冠军的比赛,欧冠水平为三大杯之首无可争辩,但作为各国2-4名参赛的联盟杯(各国根据水平高低获得的参赛名额不同)同样具备很高的水平。
  
  大家这样想吧,如果刚结束的10-11欧冠里面只是巴萨、曼联、国米、拜仁、马赛等队来参加,而皇马、米兰、阿森纳、热刺、里昂、巴伦西亚、沙尔克这些球队都在打联盟杯,那么这个联盟杯冠军也是有一定含金量的。
  
  
  说回88-89赛季的老马,虽然他带领那不勒斯拿到了联盟杯的冠军,而且那时联盟杯的价值只是比欧冠稍有逊色但差距不是太大,但此刻全世界的焦点都在米兰队的身上,无论是意甲中有奇迹般表演的国米还是老马的第一个欧战冠军(也是唯一的)都被衬托得黯然无光。
  
  因为89年米兰拿了欧冠这个事本身倒无需大惊小怪,关键是这支米兰在三剑客率领下所呈现出来的梦幻足球,半决赛5-0大胜五鹰皇马,决赛4-0大胜86年欧冠得主布加勒斯特星队,这些经典比赛让全世界球迷都看到心驰神荡。
  
  于是到了年底,这一年欧洲金球的前三再次被米兰包揽,同一家俱乐部连续两年包揽金球三甲,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只不过这两届在人选上稍有出入,巴斯滕都是第一、里杰卡尔德都是第三没有变化,但上一年古力特的第二位置被意大利名将巴雷西取代了。
  
  但是这一年金球未进前五的古力特却拿到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第一,把风光无限的同胞巴斯滕挤到了第二,排在第三的呢?突然杀出一个贝贝托。
  
  贝贝托是83世青赛冠军巴西队的主力队员,和巴斯滕、李华筠等人一起被评为那届大赛的六大希望之星,但他的资历还无法入选86世界杯以及87美洲杯的巴西队。
  
  88年奥运会决赛中巴西队加时惜败苏联只拿了银牌,但贝贝托与罗马里奥搭档的锋线令人赞叹不止,于是89年的美洲杯上,已经四十年未能夺冠的东道主巴西国家队祭出了贝贝托与罗马里奥这一对国奥杀手,最终以较大优势夺魁。
  
  当时的赛制是小组赛后前四名通过循环赛来决定名次,最终巴西队三战全胜不失1球,其中包括了2-0击败老马领衔的阿根廷,那场比赛贝贝托打入一记精彩的凌空,而罗马里奥除了打入另外一球,还在比赛里穿裆过了老马一次。
  
  当然,这只是个趣事,不说明太多问题,刚出道时的奥谢也穿裆戏耍过鼎盛时期的菲戈,但对两个人的价值没有什么影响。
  
  接着说贝贝托,最终他在89年美洲杯上拿到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年底也拿到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第三,同时在巴西国内踢球的他自然也拿到了乌拉圭的《民族报》的南美足球先生,但在委内瑞拉《世界报》的评比中他还是不敌这一年拿到联盟杯冠军和意甲亚军的老马。
  
  总之,1989年这一年度堪称乱世,除了巴斯滕能够被各方公认以外(金球第一、世界先生第二),其他的众球星在不同的评比中其表现都大相径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老马的地位和权威性都遭遇了空前的挑战。
  
  但从89年下半年到90年夏天,老马打出了一次强有力的反击。
  
  这里先要说这么一个事,在比安奇带领球队拿到87年的意甲冠军以后,他与老马的关系也产生裂痕,二人都想由自己来掌控更衣室,而到了87-88赛季后半程,那不勒斯在之前一直以4分优势(当时还是2分制)领跑积分榜的大好局面下最后5轮居然四负一平,拱手将冠军送给米兰,在此期间曾有4名球员公开兵谏,要比安奇下课,尽管老马始终不承认是他在幕后指使,但他也承认,他和比安奇之间势同水火、在更衣室几乎要动手……
  
  最终这次兵谏没有成功,那不勒斯球迷们表达了对比安奇绝对的支持,这促使俱乐部在夏天同比安奇续约并着手清洗那4人,老马与比安奇也在表面上握手言欢。但经过88-89赛季,在拿到了联盟杯同时意甲再次获得亚军之后,俱乐部还是选择与比安奇分手,新主帅由原米兰球星阿尔贝托比格昂担任,某种意义上说,从89年夏天开始,老马开始掌控了这支球队。
  
  接下来的89-90赛季可谓意甲历史上最紧张、最精彩的一个赛季,由于在86世界杯后50后球星逐渐淡出,整个意甲稍显青黄不接,86-87赛季老马最终战胜了日薄西山的普拉蒂尼的尤文而夺冠,可以说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帮助那不勒斯和整个南部意大利取得突破这一点上。
  
  但89-90这个赛季就不同了,正值当打之年的60后球星全面崛起,米兰的荷兰三剑客威震欧洲,球队连续两年包揽金球前三;国米则刚刚创造了意甲得分奇迹,而且又将西德三驾马车聚首,再加上老马领衔“南美三杰”的那不勒斯,一出三国大战隆重上演。
  
  上半赛季是那不勒斯领先,国米紧追不舍;但下半赛季国米脚步放缓,米兰再次后发制人一度反超那不勒斯,但最后还是又被对手抢回了头羊位置,那不勒斯最终夺魁。
  
  失落于联赛的米兰则在欧冠里蝉联冠军,别忘了,蝉联欧冠这种事只在六七十年代发生过,自1980年以后至今三十年来也只有米兰做到了这一次。
  
  赢得联赛的那不勒斯则在欧战中遭遇惨败,他们在八分之一比赛里两回合被不莱梅8-3血洗。
  
  最失落的是国米,雄心勃勃的他们在联赛里只拿到第三,欧冠更是第一轮就被瑞典马尔默淘汰,但队中的西德三驾马车却把最好的状态留到了世界杯上一举夺魁。
  
  而风头强劲的荷兰三剑客则在世界杯上陷入低迷,小组赛全部打平一场未胜,出线后第一轮就被死敌西德人击败。
  
  同时老马带领的90阿根廷队尽管被全世界(除了阿迷)公认为最丑陋的一支球队,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样的一个球队能杀入决赛,老马、卡尼吉亚、戈耶切亚等人在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于是到了年底,老马蝉联了南美足球先生,并且在世界足球先生中排名第三,排在他前面的二位也是该年的金球奖的前两名,马特乌斯和斯基拉奇。
  
  斯基拉奇只是昙花一现的流星,马特乌斯虽然算是巨星,但他的能量是远远不及老马以及三剑客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三驾马车固然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在世界杯上打败了三剑客,但在客观上他们阻止了这几年三剑客强劲的上升势头,而老马则渔翁得利,在90年夏天算是完成了对其个人足坛地位的最终奠定。
  
  90年之后的老马年过三旬,而且功成名就的他更加的花天酒地,91年的3月就被查出药物问题而长期禁赛,可以说后来他的每一次复出都是准备凭经验和气势再赌一次,但均以失败告终。
  
  
  
  
  
  (四)所谓球王
  
  好了,回顾了这么多,那到底该怎么样评价老马呢?他是球王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一句,足球这项运动里,存在着所谓的“球王”吗?
  
  如果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等等,里面出来一个球王完全可以,因为这都是个人项目,大家一对一单挑,谁输谁赢一目了然,就算不是同一时代的无法直接PK,起码还可以比较一下拿到的个人冠军数(请注意“个人”这个词)。
  
  但足球、篮球、排球这些集体项目就完全不同了,它从范畴上来说与那些个人项目完全不同,因此从集体项目中生硬地抽取出一个人来进行所谓的比较并创造出球王这个概念其实是很可笑的。
  
  虽然我前面也按大家的语言习惯一直在说某某球员赢得某年的欧冠、某某球员赢得某年的世界杯,但严格来说这都不严谨。2011法网冠军得主是纳达尔、温网冠军是德约科维奇,而70年世界杯冠军得主不叫贝利,叫巴西队; 86世界杯冠军得主也不叫马拉多纳,叫阿根廷队。
  
  足球项目里是没有男子单打这个单项的,就算有各种各样最佳球员的评选,那也都是旁人用笔写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像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这样两个人真刀真枪较量出来的。
  
  当然你可以说86年的阿根廷要是没有老马肯定拿不到世界杯,但我同样可以说10年的西班牙没有卡西也拿不到世界杯、06年的意大利没有格罗索也拿不到世界杯,你会把格罗索称为球王吗?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球王又是确实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从一部电影谈起。
  
  有一部反映老马足球生涯的故事片《La Mano di Dio》,CCTV5天下足球介绍时非常严谨地使用了忠实于原文的译名《上帝之手》,但CCTV6播出的时候却采取了另一个并不存在于原版的名字《一代球王马拉多纳》。
  
  不必责怪电影频道的编辑们,因为这个片子从三四年前D版进入中国时就一直同时存在着这两个名字,而且毫无疑问,后一个名字更好卖。就如同很多欧美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时都会重新被加上一个更狗血的名字,哪怕与原片名风马牛不相及,没办法,不狗血则无卖点。
  
  站在足球竞技这个运动的本质来说,球王只是个传说而已,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球王又是必须存在、必须有人来扮演的,就如同“球迷一家”这个论坛必须有人称帝一样。
  
  现代足球起源一百多年了,发展势头迅猛,尤以二战后为甚,借助于媒体本身的不断升级换代,足球的传播和推广也一日千里、攻城掠地,球迷人数激增,上座率、电视转播、广告赞助都是水涨船高,哪怕金融危机时期都有大量热钱涌入足球领域,收购俱乐部、收集球星、高额薪金刺激,不亦乐乎。
  
  那么当足球和电影、流行乐一样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产业的时候,明星效应、偶像崇拜则是可以把这种商业化不断提升、深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五六十年代,斯蒂法诺尽管大出风头,但其影响力仅限于欧洲的一部分,对于国际足联精心打造的其旗下最具价值的品牌“世界杯”没能做出贡献,因此也不入国际足联的法眼。而随队四次参加世界杯并三次捧杯的贝利对于这个赛事的推广则居功至伟,因此他也成为了国际足联热心推广的球王,毕竟,用1个明星球王比用一个11人的团队拥有更强大的传播效果。
  
  对于受众来说,记住一张脸和一个名字是最容易的,而且让这一张脸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上电视、做访谈、做路演、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广告牌和海报上,这要比让一大帮人来出镜容易操作的多,而且效果更突出,这也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
  
  所以说球王其实是个偶像派,当然,他首先也必须是实力派,但不是所有的实力派都可以成为球王,时势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都需具备,而且很多时候,个人球技不是唯一因素。
  
  作为球王贝利,他的球技到底强过队友加林查多少?62年世界杯,贝利因伤早早退出,巴西队依旧夺冠,加林查是那届的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现在头脑灵活、八面玲珑的贝利富甲一方、如鱼得水,而生活颓废的加林查不到50岁时就已经惨死于贫民窟。
  
  而在阿根廷国内,86年之后也曾有过无数争论,到底谁才是阿根廷历史上的第一号球星?大多中老年球迷更倾向于斯蒂法诺,但最终还是老马的支持者占了上风,原因很简单,是谁为阿根廷赢得世界杯?是谁淘汰了阿根廷马岛战场上的死敌英格兰、哪怕是靠手球?
  
  所以说在国内,老马是先成为民族英雄然后才成为球王的。
  
  
  再来看一下86世界杯的时候,老球王贝利早已退役,他又没有能力做教练,因此必须写文章、做节目,通过点评比赛来继续保持他在足球界的曝光率。结果大家都知道,贝氏乌鸦嘴享誉全球,令各路球队视作瘟神一般躲避不及,可以说由于贝利既过气又乌鸦,此刻的“球王”这个品牌正在面临贬值。
  
  这样看86年老马的横空出世太及时了,有人说作为巴西人的阿维兰热一直打压作为阿根廷人的老马,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一个政客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是可以无父无母的,又哪里来的祖国?
  
  作为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充分认识到此刻的马拉多纳身上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球风,来自于贫民区街头的童年经历,正值当打之年,效力于欧洲而且是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每周不管输赢都会有巨大的新闻效应,当然最重要的是——有高举大力神杯的高光时刻。
  
  老百姓们是不会记住无冕之王的,那些战术啊理论啊革命啊划时代的里程碑啊等等都是浮云,他们只需要一个王来膜拜,前提是这个王必须能代表赢家。
  
  因此从86世界杯之后,从国际足联开始的自上而下的对老马的宣传是有一点神话色彩的。老马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与之前的济科、普拉蒂尼,之后的三剑客、斯托伊科维奇、罗马里奥等球星相比应该是各有长短,老马就算突出一点儿,其领先的身位距离也是有限的。
  
  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像“一己之力”“传奇”“神话”“奇迹”这些煽情的词语更容易植入人的内心,就像大家看三国演义,其实在真实的历史里,那时候的汉族将领们甚至连骑马都做不到,只是像女人一样侧坐在马背上而已,至于在快马上舞刀弄枪更是天大的笑话,但人们就是愿意被这些所谓壮怀激烈、纵马驰骋的故事所打动,还会一本正经地探讨关羽、赵云之类的武功高低。
  
  当然,后来老马和国际足联的蜜月也是有限的,功成名就的老马愈发跋扈,嘴里也没个把门的,双方的关系开始微妙,直到在90世界杯上冲突彻底爆发。
  
  那届比赛冷战背景下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相继被黑,受益者都是阿根廷,但阿根廷没有见好就收,球队走得越远老马的野心也越大,半决赛点球淘汰东道主已经很不解风情了,决赛后没拿到冠军的他还大闹颁奖仪式,在全世界几十亿观众面前不给阿维兰热面子,双方的关系正式破裂。
  
  果然,到了世界杯后的91年,老马服药事发,第一次被长期禁赛。
  
  94年世界杯前,老马回归国家队引发全球关注,他能出现在足球沙漠美国也是国际足联十分乐于看到的,当然,这次必须吸取教训不能让你走得太远以至于不好收拾,小组赛打完,该赚的眼球也赚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该查你了,而且肯定一查一个准。
  
  成名后的老马饮食无度、生活不规律都是公开的秘密,而一到赛场上特别是大赛的赛场上他就能很快地瘦下来而且具备了打满全场的体力,这种怪现象早就在圈内引来了众多议论,国际足联更是心知肚明,只不过需要你为朝廷工作时就睁一眼闭一眼,到了需要办你的时候,只有一双规,什么事都能查出来。
  
  
  到了世纪之交的时候,国际足联自然也少不了评选20世纪的最佳球员,而且还非常赶时髦地用网络投票,结果弄了个骑虎难下。已经和国际足联势同水火的老马以绝对优势领先于贝利当选,于是国际足联只好又搞了个专家评选,这个榜单老马只排在第三,第一是贝利,第二是斯蒂法诺。
  
  这两个榜单哪个更权威?其实都有失偏颇。
  
  专家评选那个很有可能带有长官意志,可网络那个就真的民主吗?别忘了,互联网是在90年代才开始普及的,因此即使在国外,当时的投票者也都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并不了解更早的足球,所以看这个网络榜单,巴乔居然排在第四,甚至超过了斯蒂法诺、克鲁伊夫、贝肯鲍尔,恐怕就算是意大利球迷也必须承认,巴乔虽然很出色,但他的历史地位在国内能否超越梅阿查、里维拉、西沃里等人还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更别说斯蒂法诺、克鲁伊夫、贝肯鲍尔三位巨星了。
  
  
   顺便再提点煞风景的话,其实“球王”这个称号很不吉利,贝利当上球王后巴西二十四年世界杯无冠,而且除了74年那届不敌荷兰是实力使然输得口服心服以外,其他的那几届都是遭遇鬼打墙抱憾出局。
  
   而自从马拉多纳当上球王后,这二十多年来悲催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都快把人耳朵磨出茧子来了。
  
  
  以后再和别人产生球王之争的口舌时,大家不妨淡定地对对方说:“你才是球王呢,你们全家都是球王”。
  
  
  
  (五)梅西
  
  好了,说完了老马,再说说梅西,不管梅西在球技上如何进步,有一点他永远无法赶上老马,那就是气势。
  
  在气场方面,无人可与老马匹敌,梅西则差的太多。不管自己的发挥如何,老马随时可以震慑更衣室,激发队友,鼓动球迷,挑逗媒体,乃至于影响裁判、扰乱对手,这样说吧,老马就是一个穆里尼奥附体的梅西。
  
  我以前说过,老马要是不踢足球绝对可以成为黑社会老大。在经历了82世界杯的失败之后,老马(其实出生于60年的他那时还是小马)叫板比拉尔多和阿足协,最终清洗了那些并不服气小马的78届冠军的老大哥们,甚至包括了阿根廷足球的旗帜性人物帕萨雷拉,要知道就在86世界杯的预选赛上,作为绝对主力的帕萨雷拉还是球队涉险出线的大功臣,但老马一句“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最终帕萨雷拉不得不以交出队长袖标、不要求主力位置为代价,才勉强拿到了去墨西哥当板凳的资格。
  
  86-90年是老马的鼎盛期自不必说,到了91年春天他被禁赛,92年夏天才复出,此刻老马巅峰已过丑闻缠身,早已远离国家队,而球队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却在91年和93年连拿两届美洲杯,巴蒂斯图塔、雷东多等新星已经全面崛起。
  
  但由于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被哥伦比亚羞辱,只好去打附加赛,阿根廷全国一片哗然,只好再去请老马回归,而拿了两届美洲杯的、桀骜不驯的新一代球员一开始并不把这个肥肥的老马放在眼里,最多也就是一些口头和表面上的尊敬,但老马最终还是凭借他的气势和手段收服了雷东多等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大。
  
  其实以94届阿根廷的实力,就算没有老马,凭巴蒂、卡尼吉亚、雷东多、巴尔博、奥特加、西蒙尼、鲁杰里这批人,战胜罗马尼亚杀入8强甚至接着战胜瑞单与巴西相会于半决赛是完全可能的,但此刻的球员们已经过于服从老马,结果他禁药事发后全队在精神上就无所适从了,缺了主心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老马拖累了全队,但从另一个角度,你又不得不承认老马对球队更衣室的掌控能力相当的强大。
  
  
  回过头来再说梅西,在巴萨只有一个老大,就是克鲁伊夫,而此刻克鲁伊夫在球队的化身就是瓜迪奥拉,他们二人在器重梅西的视角上完全一致,因此梅西可以在这个体系里如鱼得水。
  
  而在阿根廷,就算现在换成了梅西相对而言比较喜欢的巴蒂斯塔做主帅,梅西顶多也就是不用担心再在球队训练时被队友恫吓要铲断他的双腿了。
  
  连球霸都当不上的小梅西,如何去当球王?
  
  
  其实多年来整个阿根廷足球走入了一个误区,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十几年,阿根廷足球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准,78、82、86、90四届世界杯三进决赛两度捧杯,紧接着91、93两夺美洲杯,这些比赛里有的有老马,有的没老马,马拉多纳在时可以根据他的特点制定球星打法,他不在照样可以打整体,而且成绩一点也不差。
  
  但偏执的阿根廷人将需找球王接班人这个芝麻与国家队整体建设这个西瓜本末倒置,整个国家的球迷每天都沉湎在马拉多纳时代的回忆中不能自拔,只要出来一个稍有灵性的球员就被拿来与老马比较,奥尔特加、加拉多、艾马尔、达历山德罗……,这些球员最终都倒在了马氏第二的阴影里。
  
  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最接近老马的梅西但却完全是由西班牙培养,没有在阿根廷踢过一天球,赛前唱红歌的时候还不张嘴,简直让那些爱国愤青们纠结死了。
  
  
  阿根廷足球还有一个短板就是,不知是不是全国的家庭培养孩子踢球时都以老马为榜样,最终每届大赛前阿根廷都会有一大堆位置重叠的攻击手,为了到底谁能入选、谁来打主力,各派球迷都会吵个不停,很多人也因为只看到了一大推杀手的名字就将阿根廷视为热门。殊不知:要想在世界杯夺冠,一个世界级的门将加上一条稳健的后防才是王道。
  
  
  再说回梅西吧,我前面说过,球王这个角色也要有人来演,而梅西哪怕始终无法帮助阿根廷队夺冠,但他依然有“被球王”的可能,前提是巴萨保持目前的势头,一直这样赢下去。
  
  在上个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前,世界杯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但从进入90年代以及21世纪后,传媒空前发达,四年一届的大赛早就无法满足人们的胃口,而欧冠早已乘机崛起,影响力日益壮大。
  
  与以前三大杯各领风骚时期不同,目前的欧洲赛事就是欧冠一枝独秀,欧联杯早已成为鸡肋,几乎所有的豪门、所有的一线顶级球员都在欧冠这个平台上较量,可以说全世界足球领域所有的优势资源都被集中在欧冠这个壳内。某种意义上说,当年G14打造顶级豪门黄金联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只不过它还是在欧足联的管理下、冠以欧冠的名号,双方在利益分配上达成了默契。
  
  别忘了,这也是普拉蒂尼最大的业绩和功劳,是他手中的王牌,因此随着数年后布拉特退位普拉蒂尼登基,欧冠的地位还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提升,在这个前提下,只要巴萨一直在欧冠称雄,梅西不断蝉联金球奖,那么梅西完全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拿过世界杯的球王。
  
  当然,你可以说他这样难以服众,会被口水淹死,不过拿过世界杯的贝利和马拉多纳的口水就少了?
  
  
  
  
  
   (六)回到巴萨
  
  现在我们发现绕了一圈,还要再次回到本文的开头,接着说巴萨。
  
  前些天看到过一个观点,说巴萨的无敌得益于规则的改变,因为94年开始禁止门将手接回传球,这样巴萨的前场逼抢才会有效果。
  
  从基本原理上说这没错,当门将可以手接回传球时,所有前锋丢球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回本方半场去,根本不会就地反抢,因为抢了也是白白受累,被对方后卫和门将戏耍。
  
  但自94年开始,前锋们就可以反抢对手了,一旦对手后卫回传门将,对方的门将只能开大脚而根本无法从容保持控球权。
  
  那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从94年修改规则到现在只有目前这支巴萨受益如此之大呢?换个角度来说,规则是同等对待所有球队的,巴萨可以这样抢对手,对手也完全可以同样抢巴萨啊?为什么巴萨就偏偏成了受益者而其他队不是呢?
  
  我们现在想想今年的欧冠决赛,曼联开场后的前场逼抢一度也让巴萨无所适从,但曼联坚持了多久?半场都不到,因为体力不允许。
  
  OK,现在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其实说到巴萨比其他队强大,控球也罢、技术也罢、超级球星也罢、拉玛西亚传统也罢,而另有一点很少有人谈到,那就是——巴萨的体能更强大,它在上下半场都可以在前场逼抢对手,而对手要是这样踢早累趴下了。
  
  就在今年上半年,皇马的一些声音质疑过巴萨球员的超强体能,但欧足联的飞行药检没查出巴萨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个事件也让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去年世界杯后,我发过一个帖子,说西班牙队的时候就已经详细谈到了巴萨这种控球优势给本队和对手在体能消耗上带来的不同效果,在此也不重复了,简单的归纳就是:巴萨的控球优势是可以置换出本队的体力优势的,而体力优势又能保证本队的前场反抢更加坚决,从而有更大的机会抢回皮球扩大控球优势,然后控球优势又可以换来体力优势……巴萨就是这样始终保持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慢慢折磨死对手的。
  
  还有一点别忘了,由于巴萨的控球时间要远远多于对手,因此巴萨抢对手的时间也会远远少于对手抢巴萨的时间,这使得双方体能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损耗程度。
  
  那么为什么其他球队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比如本方得球后也先在后场慢慢倒脚,吸引巴萨来抢,一边耗损巴萨的体力,一边寻找巴萨因大举压上而在后场露出的空挡,伺机给予致命一击。
  
  但一旦某队真的这样做了就会发现,你在前场抢不到巴萨的球,不意味着巴萨抢不到你的球,也就是说巴萨的前场反抢能力也要高过你,或者说你在后场倒脚的水准还不够高、不足以调动对手。
  
  那么巴萨的倒脚水准和前场反抢都高在哪里呢?拉玛西亚的传统、彼此配合的默契自不待言,仅限于此吗?
  
  非拉玛西亚的阿尔维斯是中途转会而来的,不也在这个体系里如鱼得水、与队友默契十足吗?还有马斯切拉诺,直到赛季后半程普约尔受伤后他才有出场机会,但他和皮克、布茨克斯、哈维等人在后场倒起脚来不也有模有样?你能想象他其实去年夏天刚到这个队,而且一直打不上主力,此前几乎从没和这批人一起在正式比赛里踢过球吗?
  
  相对于射门和长传,这种短传倒脚的踢法对脚法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是最基本最稳健的脚弓停、推,而能把球倒起来让对手抢不到,关键在于无球队友的跑位和接应,这才是这支巴萨最可怕的地方。
  
  每当一名球员拿球的时候,他身边所有的队友都要尽快地移动到周边没有对手的空位,更关键的是这个空位必须是可以被持球者能看到、让他能舒服传起球的地方,同时你在跑向那个空位的时候必须提前观察好周围的局势,快速决定你下一步把球传给谁,一旦得球后尽可能不粘球,哪个队友的位置最好立刻传给他,甚至也包括了刚刚传给你球的那个队友,他把球传给你,刚才逼抢他的对手很可能掉过头来扑向你,结果球却马上又回到了你那个队友的脚下,毫无疑问,在这个回合你们对这个对手的体能和情绪都进行了打击,当然,这种打击很微小,但几分钟后又来了第二次呢、第三次呢,整场比赛都这样踢,这个对手终将崩溃,或倦怠不思拼抢,或暴怒祭出黑脚。
  
  而作为持球队员当你把球传出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你要考虑到得到皮球的队友将会遭遇对手的紧逼,你必须第一时间去接应他,所以说当你传出球后的一瞬间你又必须马上成为无球跑动的接应者。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巴萨足球有一种在客观上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味道,球队达到这一境界踢起来就舒服多了,而且你有多舒服、对手就会有多难受。
  
  前面说的是巴萨在本方后场控球时,同样,当对手在他们那半场得球后呢,巴萨同样是把这个套路又复制到了前场,还是有针对性的无球跑位,只不过作为控球方时要向没有对手的空位跑,而作为抢球方时要向对手的身边跑(不让对手制造出可舒服接球的空位来),这同样需要全队都有强大的、无私的、为队友服务的牺牲精神,再打个比方,如果某场比赛佩德罗在前场断掉了对方左后卫的球并最终破门得分,大家在夸赞佩德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那一定是比利亚、梅西、哈维、小白、布茨克斯等人都勤勉积极地封堵住了对方中卫、右后卫、后腰、左前卫等所有无球队员的接球路线,从而让对方左后卫不得不一对一单挑佩德罗,无奈之下造成丢球。
  
  
  再来说无球跑动,绝对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打个比方,假如你一场比赛跑了100次,但只有10次皮球回到了你的脚下,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因那90次无功而返而郁闷,渐渐地丧失积极性,所以说足球比赛里往往很多时候教练布置的战术是一码事,球队能否在90分钟里面始终如一坚定贯彻是另一码事。
  
  而梦三这支巴萨最核心的竞争力恰恰就是——球队对瓜迪奥拉(包括他背后的克鲁伊夫)所有战术的执行力是空前的,这一点太可怕了。
  
  很多球迷在谈论足球比赛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出场阵容、阵型和战术,这些都对,但要知道足球不是电子游戏,也不是武侠小说,足球是由11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来踢的。哪怕你拥有了宇宙间最强大的战术,要想实施这个战术也需要球员个人的因素来保证,而只要是活人他们的身心情绪、喜怒哀乐随时都在变化、波动,而这些又是所有计算机、数据、模型都无法考量的。
  
  简单来说,任何球员在贯彻主帅意图的时候都有可能在两个方面打折扣,一是有心无力、一是有力无心。
  
  说到有心无力,刚好可以谈谈今年的欧冠决赛,曼联开场后一度卓有成效的逼抢却无法持续太久,接着又被巴萨首先破门,这里面曼联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吉格斯的有心无力上。
  
  开场15-20分钟左右,吉格斯的奔跑频率开始放慢,卡里克独木难支,频繁回撤的梅西与哈维、小白等人开始在这一区域渐渐活跃;27分时,巴萨在中场控球,他们的站位是布茨克斯居中保护,小白偏左,哈维偏右,先是小白控球,曼联打右后腰的卡里克上前封堵,此刻哈维突然启动,向本队左前方一个斜线的前插跑向卡里克的身后,而对应的曼联左后腰吉格斯的动作则明显拖沓,一直跟在哈维几米之外,始终没能对其进行任何有成效的干扰,哈维得球后可以从容一边控球一边观察等待,直到看到梅西内切带出埃弗拉后、佩德罗那边形成空位,哈维从而舒服地送出助攻。
  
  虽然后来吉格斯在疑似越位的位置上送出过助攻,帮助曼联扳平比分,但从整场比赛来看,作为后腰的他的表现是不合格的。我知道此刻会有无数曼联球迷为他鸣冤,作为一名37岁的老将,我们不能对他要求太高,但问题是,吉格斯在决赛里面的状态是整整一个赛季里面最差的一场,与他在欧冠四分之一比赛和半决赛里面的表现形成了天壤之别。如果说连续征战对老将的体能是个问题的话,那么别忘了,由于曼联已经在联赛里面提前夺冠,吉格斯在最后一轮一直在休息,他有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来养精蓄锐备战欧冠决赛,为什么最后的效果却如此之差?
  
  毫无疑问,当全英国都在谈论他的偷情丑闻,自己的家庭都随时有破裂的可能时,在这种情况下,足球啊锦标啊早已不再重要,吉格斯所有的精力都不得不用来四处灭火,你就算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没几天能完全用在训练上。
  
  这样看是不是弗格森的选择有错误?特别是在弗莱彻已经复出、安德森也没有伤病的情况下,他们虽然无法像吉格斯那样穿针引线,但起码奔跑积极、拼抢凶猛,至少可以不让哈维、梅西、小白他们在曼联禁区外那么从容地把球倒起来。
  
  但也许弗格森高明的就是这一点,与一个欧冠金杯比起来,力挺这位对曼联忠心耿耿、劳苦功高的老臣才是更重要的!爵爷能称霸英伦,论打法比不过温格、论阵容比不过车子曼城、论底蕴比不过利物浦,但论起知人善任、掌控更衣室、打造最具战斗力的团队,谁能比肩这位老江湖?
  
  既然说到吉格斯偷情,索性我就再多说几句,估计这个话题比探讨阵容打法更受欢迎。
  
  球员有更多的性生活,其实并不直接影响状态,这些运动员体能好、精力足,除了老婆或者固定女友外还去寻花问柳是平常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你把性生活时间安排在12点之前,然后好好洗个澡酣然入睡,第二天早晨身心愉悦地按时起床,把白天的训练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哪怕你的性生活是偷情,也只是道德层面的事,不影响竞技层面。
  
  吉格斯偷模特、偷弟媳已经很多年了,但同时他的状态就是非常出色,创造了英超赛场上的王老吉神话,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只不过由于偷情事件被曝光、家庭后院起火牵扯了太多精力,这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和备战。
  
  所以说作为职业球员也好、作为男人也好,偷情从来不是错,只有被抓才是错。
  
  
  再说一下米兰,今年重夺联赛冠军,吃进伊布是好棋,但更关键的妙招是送走了小罗。
  
  在巴萨达到高峰后,小罗就成为了夜店狂人,去夜店未必是找XX,也许就是喝饮料唱歌跳桑巴,很健康的娱乐,但问题是小罗一玩就会到天亮,凌晨才回家睡觉,根本不可能保证正常的训练,于是就装病,搞得更衣室满是怨言,他本人也无法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更要命的是,到了米兰后,小罗还成为了巴西帮的老大,如果不把他弄走,帕托、罗比尼奥、席尔瓦这批人早晚也会被他毁掉。好在阿莱格里最终说服了有“过气球星收藏癖”的老贝,因为有时候球队做正确的减法比做盲目的加法更有效。
  
  所以再请大家记住一点,作为职业球员,12点以前找XX不是错,看《道德经》看到凌晨4点也是错。
  
  
  前面说完了有心无力,接着再说有力无心。
  
  一般教练组队时都会遇到一个两难选择,同样位置上,才华出众的球星到了场上未必百分百执行你的战术纪律,而一个忠实听话的普通球员其个人能力又会与那个球星相去甚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几乎所有大牌众多的豪门球队的教练都会面对手下众将呈现出来的有力无心感到头痛,就算他们都恪守职业球员精神、身体状态总是能保持得很好,但他们是不会在90分钟里面一直放低身价、把自己转化成球队这一庞大机器上的一个普通零件的。
  
  近几年来,巴萨先后送走了小罗、德科、埃托奥、图雷、亨利、伊布等众多实力派巨星,这里面就有战术原因,也有更衣室政治原因,但最终的结果无疑就是增强了瓜迪奥拉对球队的更强的掌控能力,从而让这支球队的战术执行力得到最强大的落实,进而完成了执行力提升控球优势、控球优势提升体能、体能再来提升控球优势的循环,在具备绝对控球优势的前提下再辅之以梅西这类天才球员打破对手的防守平衡,这样的巴萨当然会令各队无解。
  
  
  不妨说,在这一点上,巴萨已经做到了极致,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过犹不及。站在巴萨的立场,为了自己球队的成绩,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即使站在并非萨黑而是旁观者的立场上,巴萨也有一点让足球越来越无趣了。
  
   以前大家不喜欢那些过于保守、稳健的踢法,崇尚进攻型的球队;不喜欢那些开大脚然后一片乱战浑水摸鱼的球队,喜欢玩脚下球、打细腻配合的球队;瞧不上那些丑陋足球、保守足球,对艺术足球赞不绝口。
  
   但此刻大家发现,当巴萨把这种玩脚下球、打细腻配合的艺术足球与其强大的战术执行力整合勾兑,诞生出来梦三这支无敌无解的球队的时候,这种足球也渐渐变得墨守陈规以致于无趣,还不如梦二时期小罗、埃托奥、久利、德科他们有更多的即兴、随性的发挥看起来更加过瘾,虽然他们没有现在梦三这么无敌。
  
  
  
  
  该怎么样击败这支巴萨?
  
  也不是不可能。起码皇马在国王杯决赛做到了,不过由于巴萨毕竟不可能赢得全部所有战线的较量,在已经获得了更具重量性的联赛冠军和欧冠冠军的前提下这不能算是巴萨的失败。
  
  
  但去年欧冠被国米淘汰,这个肯定算是巴萨的失败了。
  
  还有就是09年的斯坦福桥,虽然巴萨最终晋级,但毫无疑问,真正的赢家是切尔西。
  
  让我们看看这两次欧冠半决赛都发生了什么。
  
  先来看09年,当时的巴萨需要在8天之内连打三场重头戏,先是在第一周的周中在诺坎普与车子打欧冠第一回合,然后周末联赛客场打皇马,接着第二周的周中又要去伦敦客场打车子。
  
  与车子的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0-0,看完那场球,我就发了个帖子“巴萨欧冠不拼命,留力国家德比”,我的理由很充分:当时联赛里面巴萨领先皇马4分,但由于周末皇马坐拥主场之利,一旦取胜就将只有1分之差,而且对双方的心态的走向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在欧冠里面,那时的皇马已经被淘汰,国王杯也被淘汰(当时巴萨和毕尔巴鄂进入国王杯决赛),所以说那个赛季皇马的唯一希望就是反超巴萨,拿到联赛冠军。
  
  而对于巴萨来说,如果那个赛季没拿到欧冠、甚至被毕尔巴鄂夺走了国王杯都不是最可怕的,只要联赛夺冠,就是战胜了死敌皇马,就值得庆祝——因为皇马的荣誉榜是零,反之如果联赛冠军被皇马夺走,即使巴萨拿了欧冠和国王杯2个冠军,也没什么可值得太狂欢的,因为你的死敌同样在狂欢——庆祝从你们手里抢走了联赛冠军。
  
  更何况当时巴萨面临的还只是欧冠半决赛而不是决赛,谁也不敢说巴萨就算闯过车子这一关就一定能夺冠了(毕竟决赛还要面对红魔,09年的决赛前拥有C罗、鲁尼、特维斯的卫冕冠军甚至比巴萨还要热门)。但巴萨在联赛里面就不一样了,一旦在伯纳乌取胜皇马,那双方的差距就将拉大到7分,在联赛还剩4轮的情况下几乎可以锁定冠军了,从而彻底让皇马四大皆空。
  
  因此出现在欧冠半决赛第一回合的巴萨明显留力,一点没有打出来在诺坎普那种势在必得的气势;而到了周末的伯纳乌呢,巴萨人人拼命,毕其功于一役,最终6-2血洗对手。
  
  但四天后客场迎战切尔西时,这支巴萨早已成为了疲惫之师,完全被对手的积极跑动和拼抢所钳制,若不是裁判的因素,巴萨哪有可能淘汰对手,别忘了,瓜迪奥拉都已经向希丁克认栽了。
  
  
  接着再来看去年的半决赛,在诺坎普的第二回合双方有一些争议,但没影响最终结果,还是国米晋级了,而国米晋级的关键在于第一回合的3-1,不仅赢球,而且2个净胜球在手,奠定了晋级基础。
  
  那场球之前发生了什么?火山灰。巴萨不得不坐大巴长途跋涉、千里奔波,体能状态如何保证?
  
  
  在此我不是贬低希丁克和穆里尼奥的能力,他们的排兵布阵、状态调整都非常有功力,我想说的是,巴萨的软肋也是体能。
  
  由于球员已经绝对服从瓜迪奥拉,球队很难出现那种有力无心的情况,但一旦因为种种外界原因球员出现了有心无力、力不从心的情况,那他们就根本踢不出巴萨式的足球,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了,场边的瓜迪奥拉也无能为力,只好寄望于天。
  
  
  击败巴萨的另一个途径在于伤病,别忘了,这几年的关键比赛里梅西、哈维、小白等人都是全勤,谁能保证他们一直不受伤、不缺阵?其实巴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勾引小法和桑切斯就是此意,他们两人现在来看未必能打上绝对主力,但瓜迪奥拉必须未雨绸缪,为梅西、哈维等人找好备胎。
  
  
  虽然这支巴萨现在有点不招所有人喜欢,但一旦哪天它真的衰落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唏嘘不已。二十年后的球迷一家里,某个现在的萨黑会感慨地对一群00后、10后的小球迷说到:“你们现在整天放在嘴边吹的这几个队都是浮云,叔当年看过那支巴萨……”
  
  
  
  
  
  
  
  
   (结束语)
  
  球迷一家成立七周年了,大家纷纷回顾。我是两年前才来的,才疏学浅、人微言轻,唱红歌也不在行,于是就写了上面这个帖子,也算是给一家的一份贺礼吧。
  
  前些天的一家有些动荡,两位前版主离职,我和他们之间都不太熟,平淡如水,但我相信他们都为一家的繁荣呕心沥血做出过贡献,我也相信他们不会离开一家、离开足球。
  
  包括别的斑竹也好、我们大家也好都一样,累了、不舒服了就换个姿势,找准新的角度,然后继续给力。
  
  
  最后胡诌了一首歪诗,献给二位前版主。
  
  随流扬波乱人肠,
  花若离枝两茫茫,
  笑看一家几多事,
  笛声悠然叹斜阳。

54

主题

3103

回帖

0

精华

三星会员

积分
110
威望
248 点
EZ币
2916 个
体能
3013 点
派别
实战派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11 15: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完了。

231

主题

1665

回帖

0

精华

三星会员

积分
135
威望
472 点
EZ币
2035 个
体能
2014 点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11 15: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啊

12

主题

318

回帖

0

精华

一星会员

积分
15
威望
39 点
EZ币
339 个
体能
339 点
发表于 2011-7-11 15: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凭码的这些字儿就值得一顶再顶

259

主题

4999

回帖

1

精华

四星会员

积分
358
威望
999 点
EZ币
557 个
体能
5432 点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11 16: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太给劲儿了!

0

主题

20

回帖

0

精华

初来乍到

积分
1
威望
2 点
EZ币
21 个
体能
21 点
发表于 2011-7-11 18: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精辟,一口气完整看完了,特别是80年代的那些事,等于给我们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上了堂历史课~~

32

主题

662

回帖

0

精华

二星会员

积分
42
威望
129 点
EZ币
2543 个
体能
803 点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11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拜读!

293

主题

7006

回帖

4

精华

EnjoyZ达人

积分
517
威望
820 点
EZ币
3138 个
体能
7625 点

实名认证球鞋达人

发表于 2011-7-11 19: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的够水平

36

主题

569

回帖

0

精华

二星会员

积分
29
威望
87 点
EZ币
591 个
体能
604 点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7-12 14: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凳子,上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