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积分
- 63
- 威望
- 242 点
- 体能
- 739 点
- EZ币
- 739 个
- 注册时间
- 2005-11-14
- 在线时间
- 231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11-27
三星会员
- 积分
- 63
- 威望
- 242 点
- EZ币
- 739 个
- 体能
- 739 点
|
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 (旗下球队:武汉绿茵足球队)
地区:湖北 武汉
昵称:汉军、橙色风暴
成立: 1994年2月
主场:新华路体育场 容量 32137
主教练:
联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现已经退赛)
2008年,俱乐部退出中超、被足协取消注册资格,
球队联赛历史最好成绩是2005年中超的第五名
2009年,球队解散,剩余资源与湖北绿茵足球队合并
俱乐部注册名称为: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通称为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武汉光谷足球队是俱乐部旗下球队名称,该名称因为赞助商变化而频繁修改,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只是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方便而对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称呼。
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创建于一九九四年,但其前身湖北足球队早于1954年就已成立,在十年的职业联赛中,先后四易其主,历经了武钢、美尔雅、雅琪、红桃K、红金龙、光谷的征程,获得过1997年甲B冠军, 1998年甲A第八名,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获得足协杯第三名,成为该项赛事黑马奖获得者,2002年获得甲B第三名,按中国足协要求,2002-2003年捆绑总成绩第二名,2004年甲级联赛第一名,成功进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2005年获中超杯冠军和联赛第五。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过多年的奋斗,在促进湖北足球事业,完善现代足球俱乐部体制取得了突出成就。
十年间,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不仅使一批又一批球员实现了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梦想,也让一批又一批真心球迷感受着足球带来的激情与欢乐,同时,也承载着以足球为媒介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曼城俱乐部、斯托克港俱乐部、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荷兰阿拉姆俱乐部、法国波尔多俱乐部、巴西弗拉门戈俱乐部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规范了二、三、四线的梯队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管理,加强了对外交流,学习国外俱乐部武汉俱乐部会徽的先进经验,一批优秀队员先后被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招入幕下,成为湖北足球发展的希望。
2005年,刚刚从中甲升级的武汉队在主教练裴恩才和队长李昊以及国家队中场郑斌的率领下获得了七连胜和中超杯冠军的骄人战绩。虽然赛季后半段裴恩才上调至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武汉队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状态下滑,最后仍然排名联赛第5名。这一年是武汉足球自1972年以来最辉煌的一年。
2006年武汉光谷最终排名联赛第10名。2008年前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开始执教武汉队,同年武汉队成绩开始出现大规模起伏。2008年10月2日,因不服中国足协对武汉光谷队球员李玮锋的处罚,以及本赛季足协针对武汉队的一系列不友好举动,董事会决定退出中超。2009年春季转会中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将旗下全部球员挂牌,李玮峰远走韩国,张辛昕前往北京,球队的大部分主力也因此转会或租借到其他球员(13人转会中超球队,李玮峰留洋,另外6人屈身中甲)。而湖北省足协为了延续湖北足球,决定以原有武汉光谷U-19梯队和部分老队员为基础,成立新的足球俱乐部并且参加2009年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于是剩余的原光谷球员一并进入新成立的湖北绿茵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于当年冲击中甲成功。在2009年中国足球的最高二级联赛中没有来自武汉的球队,这也是武汉足球从中国职业足球中第一次“消失”。
比赛主场地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可容纳观众32137人。有时候会在新落成的武汉体育中心比赛,但由于新体育场交通不便,新华路体育场仍然是武汉队的主场。主场球衣颜色定为橙色色上衣配黑色短裤,客场球衣为白色球衣配黑色短裤。
]球队历史
湖北足球在中国足球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80年代,湖北足球队曾获得“活力28”赞助,并以“湖北活力28足球队”的冠名作为对该企业的回报。
一、初期建立与拼搏
从1994年中国足球走向职业化以来,武汉职业足球队数度易名,其投资主体也变换了几次。从1994年甲A联赛的创办到现在的这14年间,武汉队已经8易其名,他们分别是1994-1995年的武钢队、1996年的湖北美尔雅、1997-1998年的武汉雅琪、1999-2000年的武汉红桃K、2001年的武汉红金龙、2002年的武汉东湖高科、2003年的武汉国测蓝星、2004年的武汉黄鹤楼以及从那以后一直沿用到2008年退赛的武汉光谷队。
这些名字也见证了武汉足球的一些辉煌的历史,其中包括1997年武汉雅琪队成功冲上甲A、2004年武汉黄鹤楼队又成功的冲上中超联赛,在随后的2005年中,更名为武汉光谷的武汉队更是在联赛中疯狂的七连胜并且一鼓作气拿下了武汉足球历史上第一座奖杯-中超杯。
1994年2月,湖北省体委与武汉市体委协商,将刚刚冲上甲B的武汉队与每况愈下的湖北队合并建立湖北武钢一队和二队,在武钢集团的支持下,成立武钢职业足球俱乐部,欲集全省足球精英力冲甲A。武钢俱乐部由湖北省足协对其实行行业管理和领导,执行中国足协、湖北省足协颁布的有关管理条例。当时湖北武钢队和湖北武钢二队当时都在甲B联赛,但是当武汉队旧队徽年湖北武钢二队降级,而武汉队前身武钢队第一次征战甲B,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1995年,武钢队比广州松日队少一分,与甲A擦肩而过。
1996年2月,美尔雅集团投资足球,武钢俱乐部更名为美尔雅职业足球俱乐部。武钢俱乐部更名为美尔雅职业足球俱乐部。美尔雅队在甲B仅排名第六。当年年底,美尔雅集团就内部决定退出湖北足坛。
湖北足球到了一个生死关头,在这样的情况下,湖北省体委将这支甲B球队交到武汉市政府手中。这个时候,1993年才诞生的武汉雅琪集团站了出来接手球队。1996年12月29日,俱乐部更名为湖北武汉雅琪职业足球俱乐部,武汉雅琪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的足球俱乐部。雅琪队经过奋力拼搏,以22战12胜6平4负积42分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国甲B联赛第一名,且提前三轮冲A成功,使沉寂近十年的湖北足球拥有了第一支甲A球队。
1997年,武汉雅琪队夺得了年度甲B冠军,湖北终于有了自己的甲A队伍。1998年,武汉队在走过了一段崎岖,武汉雅琪队在前3轮以2胜1平排在联赛积分榜榜首,被视为黑马。但第4轮主场迎战大连以0比7惨败后,主帅殷立华随之下课,球队实力出现下滑。不过最后经过坎坷之路最终还是实现了“保九争八”的预定目标。
二、中期衰落和奋斗
在1998年甲A联赛开始前几天,武烟集团出资380万元,买断雅琪1998赛季冠名权,球队更名为武汉红金龙队。然而当年9月,联赛尚未结束时,雅琪集团对外宣布决定部分或全额转让俱乐部股权。1998年11月15日,雅琪集团向红桃K集团、东湖高新集团、东湖开发区总公司转让股权签字仪式举行。至此,红桃K集团扛起湖北足球大旗,成为湖北足球职业化以来继武钢、美尔雅和雅琪之后的第四任东家。
1999年赛季,胡之刚、朱波、和南斯拉夫名帅科萨诺维奇先后来汉执教,但武汉队的甲A征战之路仍荆棘密布,武汉红桃K队最终让湖北球迷尝到了降入甲B苦涩 。同年12月10日,俱乐部更名为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2000年12月7日又更名为湖北武汉红桃K职业足球俱乐部。2000赛季,殷立华再执红桃K队教鞭,虽带队取得了足协杯季军、足协杯黑马奖和在联赛中取得了甲B第六,年底仍然“下课”。其后聘请刘五一担当主教练,其带领武汉队直到到2003年,刘五一任上虽然没有显赫战绩,却锻炼了武汉队的新人,重新磨合了队伍,为武汉队2004年冲超打下了基础。
2001赛季,“红金龙”再次赞助湖北足球。“红金龙”以700万元的价格,买下当年武汉红桃K俱乐部的球队冠名权。2001年,武汉队在甲B仅列第九。并且第二次获得足协杯季军及黑马奖,武汉队成功连续两年进入足协杯四强。
2002年,红金龙退出了对红桃K俱乐部的冠名,在有关方面的积极斡旋下,当年3月,“东湖高科”浮出水面。“东湖”不是某家企业的冠名,而是由东湖开发区内的人福科技、东湖高新集团、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精伦电子、鲁巷广场购物中心、红桃K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组成,并在新赛季给予球队资助的一个综合体。2002年7月,武汉国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入,出资购买了球队冠名权。武汉东湖高科队更名为武汉国测高科队。2003赛季,武汉队冠名商又增加了蓝星电脑,武汉足球队更名为武汉国测蓝星队。但是在2002年和2003年,甲A取消了升降级,武汉队在甲B中又苦苦等待了2年。
2003赛季结束后,红桃K集团退出经营了5年的武汉足球俱乐部。2004年初,武汉足球俱乐部重新进行股份制改造。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设立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并成为俱乐部的最大股东,其他股东还有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武汉体育运动学校、新华路体育场,注册资本也由过去的2500万元调整到5000万元。光谷投资公司总经理沈烈风出任俱乐部董事长,而武汉红桃K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最终变更为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
三、鼎盛期的崛起和荣耀
2004年,首届中甲联赛开赛。经历了几年的蛰伏,武汉队在新聘请的主教练裴恩才带领下爆发了惊人的能量,一路高歌猛进,早早确立了领先的优势,最后再次夺得中甲第1名,进入中超联赛。
2004年和2005年,武汉黄鹤楼酒业集团冠名武汉队,2005赛季,作为中超新军的武汉队在受到各路诸侯质疑,在主教练裴恩才和队长李昊以及国家队中场郑斌的率领下凭借在中超赛场上的“七连胜”,让人大跌眼镜,被球迷誉为本年度中国足球的最大黑马。这匹黑马也没有辜负球迷期盼,不仅在联赛中横冲直撞,搅得中超不得安宁,在中超杯赛上更是一黑到底,决赛中又轻松战胜深圳健力宝,如愿以偿捧得中超联赛杯。由于下个赛季开始中超联赛杯将被取消,因此本次杯赛也成了绝唱,而这个绝版的冠军既是武汉队职业化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冠军,又是湖北足球时隔33年再拿全国冠军。虽然赛季后半段裴恩才上调至中国女子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武汉队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状态下滑,最后仍然排名联赛第5名。
2006年开至2008年10月,作为武汉足球俱乐部最大的股东--武汉光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将这个冠名权内部消化,公司额外资助球队1000万人民币。但是2006赛季,武汉队因为内部原因导致大量球员流失(如老队长李昊、张斌、守门员姜涛、铁腰马成的转会出走),导致实力下降,仅仅获得第十名的成绩,勉强保级。
2007年经过裴恩才和球员努力,武汉队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但是球会部分领导对该成绩的却任然不满足,最后导致主帅裴恩才请辞及大量优秀球员出走(如年轻球员王小诗出走),导致俱乐部实力继续大幅下降,可以说俱乐部多年积攒的能量一朝耗光。
四、末期的努力和失望
2008年,赛季初在陈方平带领下的武汉队成绩出现明显下滑,俱乐部聘请前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朱广沪执教武汉队,其后中国国家队队长李玮峰转会武汉,此时的武汉队誓在保级。但是九月底足协在对李玮峰追加判罚上体现出了不公正,武汉俱乐部表示不服,继而在10月2日宣布退出中超,给湖北足球带来一层悲伤。武汉足球育界的代表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也将成历史。武汉光谷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首支中途退出顶级联赛俱乐部身份被写入中国足球的历史。10月4日,在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紧急会议上,足协决定对于武汉俱乐部做出取消注册资格、罚款30万元的处罚。武汉队因此失去了参加所有中国足协举办的,从中乙到中超各级别职业联赛以及足协杯的资格。
2008赛季结束后,曾经有多种武汉将买壳重新回到2009年甲级联赛的消息,但是最终都没有实现。2009年1月20日中国足球转会挂牌截止日前,俱乐部将一线队所有球员挂牌,李玮峰也以模棱两可的“临时转会”方式加盟韩国水原三星,另外十三人转会中超球队,另外六人屈身中甲。因此2009年中国足球的最高二级联赛中没有来自湖北或武汉的球队。
在武汉光谷退出之后,湖北足球火种并没有熄灭,2009年2月,湖北绿茵足球俱乐部成立,且代表湖北参加2009年的中国足球乙级联赛。该俱乐部以原有武汉队U-19梯队及将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湖北足球代表队为基础,成立新的足球俱乐部从乙级联赛开始打,于是剩余的原光谷球员一并进入新成立的湖北绿茵。这支以湖北全运队和武汉光谷U19为班底的新汉军阵容十分可观:队中既有国青小将周燎、吴龑、汪洋等青年才俊,又有王文华、胡卓伟、蔡曦等多名经验派球员,球队不负众望于2009年冲击中甲联赛成功,湖北足球就此转向湖北绿茵的时代。
另外一支武汉雅琪
中国足坛另有一支曾经在2002至2006赛季参加乙级联赛的武汉雅琪,但是与武汉足球俱乐部并无直接关系,2002年曾经带领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在1996年冲击甲A的武汉雅琪集团再次赞助了一支武汉足球俱乐部希望在武汉能够拥有两支甲A球队。但是多年的冲甲失败导致2007年武汉雅琪解散,球员被转卖给了温州明日。
球队曾使用名称
1994-1996年 湖北武钢
1996年 湖北美尔雅、
1997-1998年 武汉雅琪、
1999-2000年 武汉红桃K、
2001年 武汉红金龙、
2002年 武汉东湖高科、
2003年 武汉国测蓝星、
2004年 武汉天龙黄鹤楼、
2006年-2007年 武汉光谷队
2008年-2009年 武汉光谷南益
2009至今 湖北绿茵(合并)
]球会名单
截止到2008年10月2日其后俱乐部解散或合并
2008职员名单
主教练:朱广沪
领队:冯志刚
守门员教练:刘文斌 ;体能教练:瓦迪内
队务/翻译:常卫魏、李鸿鹏
最后的球员名单-2008年球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号码 出生年-月-日 身高(cm) 体重(Kg) 场上位置 外籍国籍 2008赛季中超参赛证号
1 邓小飞 1 1983-05-31 186 80 守门员 MA01212
2 李鲲 2 1981-08-01 188 77 后卫 MA00629
3 达尼罗 3 1980-08-19 188 15 后卫 巴西
4 艾志波 4 1982-10-29 185 76 后卫 MP1335
5 李毅男 5 1979-02-25 185 76 后卫 MP0584
6 塞萨尔 6 1979-02-25 174 73 前卫 阿根廷 MP01985
7 王文华 7 1977-01-17 174 69 前卫 MP0655
8 郑斌 8 1977-07-04 174 70 前卫 MP0629
9 陆博飞 9 1979-08-02 175 70 前卫 MP0970
10 巴布罗 10 1982-08-31 178 72 前卫 乌拉圭 MP01986
11 邸佑 11 1983-11-26 175 67 前卫 MA00669
12 周恒 12 1985-11-24 175 68 前卫 MA07501
13 周燎 13 1989-02-02 180 75 前锋 MA48578
14 周熠 14 1983-05-07 180 78 前卫 MA19841
15 吴鹏 15 1982-08-15 170 64 前卫 MA00606
16 邓卓翔 16 1988-10-24 181 70 前卫 MA15353
17 荣昊 17 1987-04-07 177 68 前卫 MA15370
18 姚翰林 18 1985-04-16 170 65 前卫 MA07485
19 古斯塔博 19 1979-07-20 183 80 前锋 巴西
20 张辛昕 20 1983-10-01 178 72 前卫 MP1430
当今武汉足球的旗帜-郑斌 21 谢志宇 21 1987-05-06 180 78 前锋 MA29569
22 王宇 22 1981-06-16 187 80 守门员 MA00588
23 蔡曦 23 1986-01-18 180 73 后卫 MA07475
24 吴龑 24 1989-01-07 191 80 守门员 MA11865
25 胡卓伟 25 1983-06-01 182 80 前卫 MA07529
26 曾诚 26 1987-01-08 188 76 守门员 MA15281
27 汪洋 27 1989-07-26 190 78 前卫 MA07900
28 莫家晟 28 1986-04-12 183 75 后卫 MA00820
29 王金旭 29 1985-09-20 178 70 前锋 MA20172
30 杨昌鹏 30 1989-05-01 203 81 前锋 MA15363
31 桂启轩 31 1985-08-16 185 78 后卫 MA15252
32 陈浩 32 1986-07-05 177 68 前锋 MA07491
33 熊飞 33 1987-10-21 181 77 后卫 MA14950
34 罗毅 34 1987-06-24 174 68 前卫 MA07796
35 李欣 35 1987-01-04 186 75 后卫 MA29537
36 章艮 36 1987-05-05 176 69 前卫 MA01955
37 张庆 37 1989-09-11 175 68 前卫 MA37009
38 董志远 38 1989-03-16 184 74 前锋 MA37005
39 孟威 39 1989-02-22 183 74 前卫 MA07864
40 孔令龙 40 1989-01-14 186 75 后卫 MA25801
41 王欢 41 1989-12-07 189 85 前锋 MA14904
42 梅方 42 1989-11-14 184 74 前卫 MA07915
43 埃默森 43号 后卫
44 李玮锋 44号 后卫
45 王圣 45号 后卫
(名单截止至2008年10月1日)
2009年部分球员去向
共有20名球员通过转会实现再就业。其中13人留在中超,此外除李玮峰留洋之外,另外6人则屈身中甲。其余部分效力湖北绿茵。
长春亚泰:艾志波。
江苏舜天:陆博飞、姚翰林、邓卓翔、邓小飞、荣昊
重庆力帆:吴鹏、周恒、罗毅
大连实德:王圣
北京国安:张辛昕
深圳上清饮:郑斌
浙江绿城:谢志宇
2.阎毅:效力时间(1994—2003)位置守门员曾经长期效力于武汉红桃K俱乐部。1999年甲A联赛第二十三轮,积分垫底的武汉红桃K队主场迎战重庆隆鑫队。在这场比赛中,作为场上队长的阎毅高接低挡化解了不少必进之球,最终红桃K队顽强地以1∶1逼平对手。阎毅1988年曾入选国家青年队,与符宾一起在陈熙荣手下训练。次年,入选徐根宝带领的国奥队,1990年参加了亚洲青年锦标赛,后回到地方队,成为湖北队的主力门将。他是一名典型的比赛型选手,在场上容易激动,活动范围大。但由于身高和发挥不稳定的原因,他始终未能实现站立在国门前的夙愿。其后阎毅先后转会延边敖东和陕西国历。2007年退役。
3.李晓:效力时间(1998—1999)1989年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1992年参加亚洲杯,攻入两球。1994年是中国足球的李晓年,他参加了亚运会,攻入5球,成为国家队的首席射手。也是在1994年,职业联赛拉开序幕,他在首个赛季中,为上海申花队攻入11球,成为甲A最佳射手。1996年,李晓去了浦东队。1998年,李晓成了第一个转会到外地球队的上海籍队员。在武汉队踢了两年甲A后,李晓又回到了浦东队(后来更名上海中远队),踢左边前卫。
4.余捷:在武汉三后卫体系中征战多年的余捷曾入选国青队的球员,其正面防守能力尚可,选位也不错,但转身慢的弱点,常常在对手的反击中暴露无余.也有一手漂亮的左脚任意球破门绝技,从技术特点上说,他就是武汉队的米哈伊诺维奇。
5. 张斌:效力时间(1994—2006)郑斌从深圳回到武汉后,球队一度打起了双"斌"核,张斌的位置是前腰,而郑斌则更多地扯动到左路活动.同他的小老弟郑斌一样,张斌也是一名以脚法见长的球员,同是左脚将,但和郑斌相比,灵巧有余而绝对速度不算突出的张斌更适合前腰,这个位置也能充分发挥他视野开阔,传射俱佳的特点.2006年当武汉冲击中超成功后,为武汉队效力多年的张斌也因为伤病和年龄的原因渐渐淡出了武汉球迷的视线.但作为90年代以来武汉职业化以来的技术型球员里的带头大哥级人物,张斌留给的后一拨武汉年青球员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
6.米歇尔:效力时间(1994—2003)号码:35号,布隆迪外援前卫,身高1.64M,布隆迪国家队队员,来华前效力与比利时甲级联赛,虽个头小但跑动积极,使得红金龙的中场很好的衔接起来,是红金龙保组成功的功臣,这个来自甘比亚大陆的小伙子是甲B赛场上的戴维斯,硬朗的作风,全面的技术是其标签,这名身材矮小的黑小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当时武汉队不折不扣的中场发动机.无论是长传调度,个人突破,还是抢断封堵,都表现得极为突出,极大程度上盘活了整体实力本陷入低迷的武汉队中场.时至今日,武汉队的后腰位置上仍没有涌现出比米歇尔表现更为全面出色的外援.
7.李昊:效力时间(1994-2006)默默无闻地为武汉队效力了13个春秋,2006年转会南昌,屈居中甲。曾经长期担当队长,职业生涯前期为前锋,头球好速度快冲击力强.李昊改打后卫事出偶然,1999年武汉队降级之时,李昊是球队的锋线队员。2000年征战甲B联赛时,李昊在与河南建业的比赛中,跟腱断裂致使休养一年之久,回到赛场上,李昊发现锋线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到是后卫位置缺人。在试一试的态度中,李昊在中后卫的位置上发挥出色。卡位凶狠,争顶出色.还有一脚大力任意球抽射功夫,出色的短距离爆发力,帮助李昊成为了一名不错的后卫.记得他曾在2000年中甲联赛对太阳神比赛的补时阶段射入一脚45米开外的直接任意球,帮助球队完成1:0的绝杀.经典镜头是武汉队再次冲入中超时,李昊抱着两岁的女儿绕场一周,泪洒新华武汉前队长李昊路体育场.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桀骜的刺头了.
8.王文华:体力充沛,技术不错,身材170左右的边路攻击手.似乎成为了武汉队的传统.无论是的郑斌,王文华,吴鹏,姚翰林或是早早加入天津队的蒿俊闵,都擅长从边路利用变速和灵活的脚下盘带打开突破口,且身材普遍不高,王文华身形和郑斌相仿,瘦弱但不惧对抗,盘带比之稍弱,体能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良好的往返跑能力是其犀利突破的保障,他的右路圆月弯刀和维森特的门前抢点相得益彰,成为武汉队打开僵局的一个重要武器.更为难得是其回防积极性也很高,常常能看到其在右路不知疲倦地折上折下,是武汉队两翼齐飞战术的重要角色.
9.李映培(33号) 韩国外援前锋,身高1.85M,为韩国大学生选秀球员,射门准确,头球准确是红金龙保级的功臣之一 联赛进球:5个 联赛第15轮客场1:3负上海申花 第61分钟 头球扳平比分 联赛第19轮主场2:1胜四川全兴 第85分钟 远射破门 联赛第20轮客场3:1胜前卫寰岛 第85分钟 锁定比分 联赛第22轮主场1:0 胜广州松日 第60分钟 接蔡晟摆渡头球顶入死角 联赛第25轮主场4:0胜广州太阳神 第7分钟 利用太阳神后卫失误挑射破门
10.罗德里格(31号) 阿根廷/秘鲁外援前锋,身高1.84M,197 5年1月出生,拥有双重国籍,曾在秘鲁水晶队效力,技术过硬,为近几年武汉队不得多得的外援前锋 联赛进球:5个 联赛第12轮主场1:1平上海中远 第37分钟 接长传抽射破门 联赛第17轮主场5:2胜厦门红狮 第19分钟 接马赛罗传球头球破门 第26分钟 门前劲射破门 第89分钟 接长传头球破门 联赛第18轮客场2:0胜绵阳太极 第4 8分钟 头球吊射破门 足协杯进球:1个 八强赛主场1:0胜天津泰达(荆洲) 第60分钟 点球命中
11.威尔 :47秒!当多数观众还在看台上寻找自己的座位时,威尔已经将皮球送入了广州日之泉队的大门,此时,记者手中的码表显示时间为47秒。这不但是武汉队历史上的最快进球,也是迄今为止中甲联赛的最快进球,而其制造者就是当时的巴西外援威尔,威尔在2005年以22球位列中甲射手王,是武汉队05冲超功臣。威尔还曾经成为日本J联赛的射手王。
12.维森特2004年,在巴西卡西亚甲级俱乐部效力的维森特首次来到中国参加职业联赛。当时他加盟的是武汉天龙黄鹤楼队。当年他就为球队攻入了11个进球,他最为辉煌的2005赛季也为球队攻入了7个进球。2006赛季,他被武汉放弃后加盟浐灞队,当年再次爆发了自己的能量以11个联赛进球成为浐灞队的头号得分手。不过在去年,他再次转投到武汉。但是在联赛期间,因为经常受到脚踝伤病的影响,整个赛季,他仅仅只有4个进球。
13.吉奥森:吉奥森与维森特的一高一快是武汉队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吉奥森在武汉队效力三年,打进了超过30个进为武汉队效力最长的外援-吉奥森球,即使在维森特出走陕西队的时间里,吉奥森依然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多次挽救武汉队。吉奥森的场上节奏、跑位都非常准确。而作为一名前锋,吉奥森的速度很快,在场上还比较勤奋,他经常回撤到本方禁区一带参与防守。2007赛季后,吉奥森与武汉队的合同到期返回了巴西不久加入中超河南建业 。
14.马成:他品尝到被抛弃的感觉后,选择了“以牙还牙”。这一次马成选择了进球,任意球精彩至极,本轮最佳当属回“马”枪。这就是马成,马成是04到05赛季的武汉黄鹤楼的主要铁腰和后场大将是冲超和05年中超第五的功臣,最后因为“状态”问题转会浙江绿城,在08中超第7轮打进老东家一球。
15.郑斌:效力时间(1998—2002,2005至今)武汉队的中场核心,张斌后的前腰接班人.曾入选健力宝青年队的郑斌被认为是那一批球员中个人技术最为出众的球员,然却因为骨龄超了几个月,最终未能成行留洋.留在武汉队发展的郑斌成长迅速,很快成为了球队左前卫上不可或缺的主力.但在武汉队降级后,心忧国家队前程的郑斌转会深圳寻求发展,并随队获得了该年度的中超冠军.但技战术打法上的选择,郑斌在朱广沪的阵中上场机会日见稀少.赛季结束后,在重新冲上中超的武汉俱乐部老总的说服下又回到了武汉,并逐步成长为武汉队的核心.个人技术特点:传跑技术和盘带过人是其特长.远射和任意球技术突出,组织调度颇有大将风度,是武汉队的金左脚.
[编辑本段]武汉队历任主教练
丁三石(1994-1995年):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首任主教练。湖北足坛一代名宿,足球生涯荣耀多多,1962年进入湖北省足球队后,1970-1974年选调到国家二队,1972年作为湖北队主力勇夺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冠军,成为我省足坛第一代冠军球员,其细腻不失勇猛的球风,深得行家与球迷赞赏。丁三石帮助湖北队赢得了无数荣誉,带队训练勤恳敬业,培养出陈方平、林强、胡一俊、吕杰、殷立华、张斌等一大批优秀的足球人才。
殷立华(1995-1998 2000-2001):湖北足球教练职业化以来的代表人物。他于1997年带领武汉队冲上甲A,使湖北足球在职业化后首次出现在顶级联赛中。但在次年的甲A联赛中,武汉队在完美的开局后接连败北,殷立华也不得不下课。由于在甲B浮沉数年且成绩很好,殷立华先后到多支甲B球队任教。在武汉队降级后,殷立华又于2000年回到家乡,参与球队的重建工作。
朴钟焕(1998-1998):武汉队历史上首任外教,在1998年接替殷立华执掌武汉队。朴钟焕受命于危难之际,却没能给武汉队带来胜利。前韩国国家队主帅的光环和他的带队成绩很难相符,几轮过后,朴钟焕和他的韩国外援一起被迫走人。
戚务生(1998-1999):就在当年所有人都认定武汉队铁定降级的时候,俱乐部请来了戚务生,这一举动成为武汉队当年保级成功的关键。戚务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捏合了球队,并逐渐扭转颓势,最终获得第8名,可惜的是,戚务生在赛季结束后离开了武汉,武汉队次年便早早预订了降级名额。
胡之刚(1999-1999):1998年武汉队保级成功后,俱乐部想在下一年联赛中有所作为,但请来胡之刚显然是步错棋。胡之刚没能使球队实力得到提高,挑的外援也尽是水货,结果当年的武汉队成为别人拿分的鱼腩,胡之刚不久即被炒。
朱波(1999-1999):胡之刚下课后,他由助理教练走向前台,在此期间武汉队虽然取得过胜利,但已经于事无补,朱波也和后来的塞哈范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科萨诺维奇(1999-2000):这名当选为“甲A十年最佳教练”的名帅登陆中国的第一站就是武汉队。他没能帮助球队保级,却在去大连执教后获得成功。
刘五一(2000-2003):殷立华之后湖北教练的代表。刘五一曾率领武汉球队打过乙级联赛,后接替殷立华成为武汉队主帅。执教期间虽然没有显赫战绩,却锻炼了武汉队的新人,重新磨合了队伍,为武汉队2004年冲超打下了基础。
裴恩才(2004—2007):率武汉队夺得中甲冠军且冲上中超,并且取得七连胜,是湖北武汉历任教练中最成功的一位,后在任上成为中国女足主教练,因为战绩不佳而回到武汉,07年9月主动请辞。
陈方平(2005 、2007—2008):裴恩才上调中国女足后,首次出任武汉队主帅,同年率队获得中超杯冠军。07年裴恩才下课后 再次出任主帅,后因为战绩不佳,由朱广沪接替
朱广沪(2008至2009)曾经带队夺得中超冠军,且带领中国国家队多年,2008年初成为武汉队主帅。
近代湖北足球
近代足球运动传入武汉早于其它球类项目。1898年汉口博学书院(现市四中)开辟正式标准足球场,开始有足球活动。1899年,武昌文华书院成立学生足球代表队。1901—1910年间,教会学校出现校际间足球比赛。辛亥革命后,一般学校开始出现足球活动。1919年汉口精武体育会组建足球队开展活动。20年代初,足球运动在学校和社会上得到较迅速发展,竞赛活动较普遍。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代表华中区参加在武昌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获得第二名。1929年,汉口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设有足球竞赛项目。30年代,武汉足球运动更为活跃,技术水平也有提高。以武汉运动员为主组成的湖北队,连续获得第五和第六届华中运动会的足球锦标;汉口市足球代表队连续夺得第六届至第九届湖北省运动会足球冠军。这一时期专门从事足球活动的体育团体达20余个,汉口体育协进会同有关单位分别举办过“公园杯”、“怒吼杯”、“进化杯”、“新生活杯”等一系列足球比赛。有些队还同外国商人联队、水兵队等进行过足球比赛。1933年春,汉口博学中学学生足球队同英、法、德、日等8国商人联队在汉口西商跑马场进行的比赛中,以4:2击败外国足球联队。
建国后不久,武汉举办过“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国防杯”等10余次大型足球赛,仅“国防杯”赛就有28个队参加,比赛时间前后近4个月,观众达15万人次,对工矿、企业职工足球运动的推动和影响较大,职工足球队迅速增多。
1957年,中南队改称湖北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比较紧张。为了给足球队争取房子,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陈先还跟当时的中南区组织部拍了桌子。
1953年3月13日,以顾以撒、闵观祥、方启和、余敏俊、龙仕君等为主力的“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成立,湖北足球不但有了自己的“专业班子”,而且以龙仕君为首的中南队落户武汉也给湖北留下了足球的火种,湖北足球历史从那天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
此后,“中南区体育训练工作大队”陆续扩充排球、篮球、田径等项目,成了湖北体育在建国后的一块基石。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比较紧张,为了给足球队争取房子,中南体委办公室主任陈先还跟当时的中南区组织部拍了桌子。最终,组织部把汇通路8号(现为武汉档案馆)房子划归体训大队使用,这才给中南队安了一个家。1957年,中南行政区撤销,中南队正式改称湖北队。
五六十年代的辉煌
1951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足球选拔赛,全市工矿企业和机关学校有40余队参加,赛后遴选叶家清、顾以撒、黄竞忠、余敏俊、方启和、闵观祥、罗敦厚、古振基、张锦章、饶平雄、郭立兴、陆承勋、刘景泳、胡汉生、孙必武、杨克梁、杨佑年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经过短期集训组成武汉市第一个足球代表队参加当年底在广州举行的中南区6省2市足球比赛。在最后决赛中,因主力受伤不能参战,获得亚军。1953年中南区在武汉举行足球比赛,武汉市以7战7胜的战绩获得冠军。在中南区两次足球大赛中,武汉队先后有顾以撒、叶家清、余敏俊、方启和、闵观祥、罗敦厚、黄竞忠、古振基、郭立兴、龙仕君等9人入选中南队,参加两次全国足球比赛。1954年以武汉、广州为主组成的中南足球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足球赛获得第二名。这一时期,武汉的国际、埠际和大型足球比赛逐渐增多,上海克刚足球队、盘队足球队先后到汉进行观摩赛,1953年匈牙利足球队到汉进行表演赛,1955年全国大中城市分区足球锦标赛,全国足球一二阶段比赛在武汉举行,这些比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武汉足球运动的普及深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3 000名职工有50个足球队,足球运动员达800余人。1958年该厂在同一时间内派出3个代表队分别参加省、市级足球赛,都取得较好名次。
1960年,武汉在同期组织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汉钢铁公司、武昌造船厂、华中工学院及市代表队等5个队参加全国足球乙级联赛。随着群众性足球运动的发展需要,1955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市足球联赛,1957年起又进行甲、乙级分级赛,1958年后增为甲、乙、丙3级足球联赛。从建国初到1965年,武汉市足球队曾蝉联湖北省第一届至第三届运动会的足球冠军;1956年武汉市青年足球队参加全国青年足球比赛,第一阶段获武汉赛区冠军,第二阶段决赛名列全国第五;1959年和1965年,以武汉运动员为主组成的湖北足球队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足球赛中,曾先后获得郑州赛区冠军、决赛第十名和, 贵阳赛区第四名。
湖北足球七十年代的辉煌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性足球活动及训练大面积受到破坏,陷于停顿,仅一些基层的足球队和少数优秀运动员仍自发坚持活动与训练,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平。70年代,以武汉运动员肖笃寅、高作战、邱垂成等人为主组成的湖北足球队,在全国历次足球比赛中都取得较好成绩。1972年在全国5项球类运动会上,湖北队获全国足球冠军。1973年由国家体委派遣,湖北足球队出访乌干达、扎伊尔、坦桑尼亚、桑吉巴尔4国,进行过9场友谊比赛。1975年,湖北足球队在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足球比赛中获第六名。1977年,湖北足球队再次出访泰国,两次战胜泰国国家足球队。
八十年代的湖北足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汉被列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武汉足球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全市保持对60名青少年优秀足球运动员进行集训,组成武汉一队、二队、三队,分别参加全国乙级足球联赛、全国青年足球队联赛和全国16单位优秀少年队调赛。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材中补充了足球教材。积极开展足球运动的重点学校,由1979年的9所发展到1982年的156所,有4 000名少年儿童在学校接受足球基础训练。1982年,经常活跃在足球场上的职工足球运动员有1.08万人,全市有10万人次参加1万场次的足球竞赛活动。
1981年武汉开始开展女子足球活动,市新华中学、武钢十一中、市七十四中、新合村小学、展览馆小学、535厂子弟小学、江汉回民小学等先后建立女子足球队。1983年武汉培训50余名女子足球裁判,在足球竞赛中开始“执法”。1984年,由各厂矿、企业、学校中的女子足球裁判员为主组成武汉凌云女子足球队,参加湖北省举办的女子足球邀请赛,自此,武汉女子足球活动由学校发展到社会。
1983年,室内5人足球赛由广州传入武汉,这年武汉足球协会派人到广州学习参观后,举办裁判员、教练员训练班,在进行试赛的基础上,于当年底举行武汉市首届室内5人足球赛。参加比赛’的有16个队,武汉市公共汽车公司足球队获得冠军。
1984年武汉市再次在全市恢复甲、乙、丙三级联赛。由于各种形式的足球活动广泛开展,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80年代,武汉组织的各年龄组足球代表队,1981年参加“萌芽杯”赛,获南方赛区第一、全国第四名;1982年参加“幼苗杯”赛,获南方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三名;1983年参加全国“少先杯”赛,获全国第二名。在全国16个重点开展足球运动的城市评比中,武汉连续3年被评为足球运动开展的第一类城市,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和奖励。此外,武汉三队(少年足球队)于1982年获湖北省第六届运动会少年组足球比赛冠军。1984年,获首届湖北省青少年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和全国16单位优秀少年足球队调赛第二名。武汉足球队从1972—1985年蝉联湖北省第四届至第六届运动会足球比赛的冠军。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足球队夺得1983年全国“商业杯”足球赛冠军,1985年该队与万吨冷库足球队联合组成武汉市食品公司足球队,夺得第三届全国“商业杯”足球赛冠军。
现在的湖北足球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武汉成立了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先后取得了1997年全国足球甲B联赛第1名、2000年和2001年足协杯赛第3名、获黑马奖,2004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05年获得中超杯冠军和中超联赛第五名。本来湖北足球有了复苏的趋势,但是在2008年湖北足球及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中超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后弃权罢赛,2009年成立的湖北绿茵足球队成为湖北足球在职业联赛唯一代表
武汉足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国家培训出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其中林强、李少华、胡一俊、孙卫、黄振国、刘有刚、陈方平、罗敦仁、刘五一、陈汉华、朱喜云、王连元、周传喜、李克俭、涂胜侨、冯志刚、阎毅、张军、涂胜桥、蔡晟、李昊、郑斌、蒿俊闵、蔡曦、曾诚、周燎等,先后被选进国家足球一队、国家足球二队、国家青年足球队、国家少年足球队,多次出访外国和参加国际足球赛。
[编辑本段]武汉俱乐部退出中超事件
2008赛季,武汉队战绩下滑明显,陷入保级大战。2008年9月28日,中超联赛第十八轮,此前排名积分榜末尾的武汉队客场挑战北京国安,正在比赛即将结束时,武汉队后卫李玮峰疑似踩踏北京国安的队员路姜。路姜因报复犯规被红牌罚下。北京国安认为裁判判罚不公,向足协提出申诉,有消息声称国安将要退出中超,但国安俱乐部表示在整个事件中俱乐部从未有过这样的说法。最后足协作出判罚,将两名队员都停赛8场,罚款8000元。
在此之前,李玮峰刚刚以300万元人民币的身价加入球队,是武汉队后防主力队员,俱乐部高层认为此举无异是足协试图作掉武汉队。10月1日,武汉队宣布退出中超。另外因为中超联赛不公正和中国足协的昏庸无能,再加上足协对李玮峰判决作为导火索,武汉光谷抱着索性被足协整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去的态度而宣布退出中超。10月4日,在中国足协纪律武汉雄风委员会紧急会议上,足协决定对于武汉俱乐部做出取消注册资格、罚款30万元的处罚。武汉队因此失去了参加所有中国足协举办的,从中乙到中超各级别职业联赛以及足协杯的资格。
另外英国足球记者对此表示李玮锋的行为只是对对手的轻微接触和战略性挑衅,在英超最多判黄牌,对于停赛八场的判罚不解。
在武汉市政府牵头下,中国足协、武汉俱乐部和湖北省足协共同进行了协调会,但会议仅仅召开了10分钟,三方谈判便宣告破裂,随后在2008年10月2日下午2点,武汉光谷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出2008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武汉光谷俱乐部总经理徐志强在发布会上宣布:“武汉光谷退出2008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因为俱乐部受到不公正待遇,所以被迫做出退赛选择,对此我们十分痛心,希望武汉俱乐部能够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中国足球。”
武汉光谷以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首支中途退出顶级联赛俱乐部身份被写入中国足球的历史。
武汉光谷退赛是对足协的一个打击和抗议,但是也是对湖北足球的一大损失。
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关于退出中超联赛的通告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日 15:28 来源:武汉队俱乐部官网
2008年9月30日晚七时许,我们接到中国足协联赛部关于“停止武汉光谷南益队44号运动员李玮锋,中超联赛比赛8场,并罚款人民币8000元。”的通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草率的横蛮的决定,它直接导致了我俱乐部在今后的赛程中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为此,我们被迫作出这样痛苦的决定:退出中超联赛。并由此而给广大球迷造成的伤害,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大家知道,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发展到今天,倾注了几代足球人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近几年来,俱乐部遵循“阳光、健康、规范”的企业宗旨,认真扎实地工作,我们有过建设百年俱乐部的梦想,也曾按照建百年俱乐部的设想,来规划我们的蓝图,我们是热爱足球的,因为她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快乐和激情,但目前我们所面对这么一个机制,受到这么多的不公正的对待,我们心力交瘁,感受到太多的无能为力,在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采取这种牺牲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怒和强烈的抗议,并希望以此来唤起中国足球界的觉醒和重生!
我们退出中超联赛后,一定会妥善安排好俱乐部的下步工作。针对中国足协的草率决定,我们俱乐部将保留依法追诉的权利。
最后,我们呼吁广大球迷,理智地对待此事,理解和支持我们所作的决定,同时,预祝中国足球的明天更美好!
后续消息
武汉足球俱乐部曾宣称退出中超并非解散俱乐部,武汉光谷足球队还将组织球队到武汉地区的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参加友谊赛、巡回赛、表演赛。另外中国足协宣布开除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中国足协注册资格还进行罚款30万处罚且全年成绩判0:3失利,对此武汉足球俱乐部对此不屑且宣布与中国足协将在法庭一搏。2008赛季结束后,曾经有多种武汉将买壳重新回到2009年甲级联赛的消息,但是最终都没有实现。2009年1月20日中国足球转会挂牌截止日前,俱乐部将一线队所有球员挂牌,李玮峰也以模棱两可的“临时转会”方式加盟韩国水原三星,基本显示2009年中国足球的最高二级联赛中将没有来自武汉的球队,这也是武汉足球从中国职业足球中第一次“消失”。2009年2月湖北省足协为了延续湖北足球,决定以原有武汉队U-19梯队为基础,成立新的足球俱乐部从乙级联赛开始打,于是剩余未转会的原光谷球员一并进入新成立的湖北绿茵足球俱乐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