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体会 首先要向关注的朋友们抱歉,最近真的是比较忙,刚刚出差回来,难得有点空闲时间,赶紧将实战体会补上。 上个周末带着CTR360 Maestri FG II来到本地的一所大学下地,阳光的照耀下这双白蓝色的鞋子确实显得相当吸引眼球。场地状况一般,草不算很厚,胶粒很多,上FG显得有些勉强。 首先穿着I代热了热身,热身过程包括传球、带球、打门、停球等基本内容,也许是穿着时间长了,一如既往的“没什么感觉”,各方面很均衡(除了那一脚捅球)。简单的活动之后,换上了II代,没错,确确实实的紧,非常明显的感觉,脚趾弯曲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明显的阻力;与此同时,整个脚掌也被牢牢地固定下来,被动地“人鞋合一”。
然后说说触球感,这个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简单来说,换上II后,就像从一般牛皮足球鞋换成小牛皮足球鞋,柔软程度确实在进步却又不那么明显,换上朋友的K皮Morelia后,鞋子前面的材质感觉完全不是在一个档次。当然,太软的Morelia发力也是一个大问题,相比之下,CTR360要好很多。
此外还专门进行了一下外脚背停球的练习,以感受下鞋子前面侧方缓冲垫的作用,这个东西比I代的面积要小了一些,但是停球的感觉却基本上无差异,或者说我的水平不足以感受到什么明显的区别。之后换上一双Asics evito tf,进行同样的练习,感觉停球时要滑了不少,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就像adidas的能量条,3%的力量提升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更关键的是心理上自信的提升,这也算是足球装备的附加功能之一吧。 随后和几个熟悉的球友组队比赛,先说说我的风格及特点吧:身体条件一般,速度不快,耐力不好,有一定的爆发力,这样的身体特点决定了我只能避开中路,左右边卫是我最为熟悉的位置,左右脚可快速、碎步地触球、习惯变向内切,喜好传球不善射门(个人认为送出绝妙传球比爆射更容易让人高潮),喜欢和年龄30+,善于配合的老球友为伍。
正式开球后,有意的跑位到人少的位置,接球后拉球转身,很奇怪的感觉,脚弓内侧凸起的毛刺可能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似乎能将传球的惯性卸掉一些,让足球相对的“听话”一些;之后的多次外脚背带球也可以很好的将球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当然这也得益于多年穿着硬质PU所养成的球感,带球时根本不敢发力。几次边路的突破还算成功,蹬地时有足够的力反馈,之后踢了差不多的一段时间,尝试着打起后腰,有意的传了几个直塞和长传,发力感觉要比I代更加细微,更要掌握好发力的尺度。 一场比赛下来,坐在场边休息,脱掉鞋子发现袜子的个别部分都已经湿透了,看来II代360也很好的继承了水鞋的这一传统,如果到了炎热的夏季,这个问题会愈发明显。
当然,所有的这些文字都是基于我的主观感受,偏差不可避免,新鞋子第一次实战写出一些感受也难免有很多心理因素,总之就当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后随着实战的增加还会继续补充,希望能对关注CTR360 II代的朋友有所帮助吧。
|